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是昆明医科大学主动适应国家和云南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联合昆明富达发展实业集团,于2001年6月经省教育厅批准创办,2004年通过国家教育部首批审核确认的“独立学院”,是云南省唯一一所医学类本科独立学院。
依托昆明医科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队伍,通过九年的建设和发展,办学条件不断得到改善,办学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学院现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学、医学检验、康复治疗学、公共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劳动与社会保障(医疗保险方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应用方向)、环境科学(环境医学方向)、英语(医药卫生方向)等13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涵盖医、理、文、管等多个学科。临床医学专业、护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是具备良好教学环境和条件的现代高等学校真人百家家乐app,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目前本科全日制在校生近7000人。学院现有高新、杨林两个校区。高新校区坐落于举世闻名、风光秀丽的春城 — 云南省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西邻名胜古迹筇竹寺与海源寺风景区,南与美丽的高原明珠滇池遥遥相望。校园新颖漂亮,绿草茵茵、花木悦人,是昆明市政府授予的“昆明市园林式单位”。学院教学设施齐全、先进,拥有雄伟的教学大楼,按现代标准化配置的先进多媒体大小教室,设有各专业、学科教研室、实验室并设有临床技能实验中心(省级本科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口腔综合实验室、人体形态学陈列馆、计算机室、数字化外语语音室、图书馆(配备电子阅览室、海量文献检索数据库等)、器械健身室、形体健美训练室、心理咨询室、校园广播站、英语听力专用无线广播频道、覆盖整个校区的高速校园网络,各幢学生宿舍均设有大学生文化活动室等,拥有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足球场和标准塑胶田径运动场、学生公寓、学生餐厅等先进教学生活设施。
杨林校区坐落于规划现代的嵩明职教园区,建筑物更加新颖漂亮,功能更加齐全,将成为海源学院的主校区,位于昆明市嵩明云南省职教园区,一期工程占地627.45亩,建筑面积17万余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2011年9月已投入使用。全部建成后在校生规模可达到10000人以上。学院现设有基础教学部、人文社科部,第一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系、第三临床医学系、护理系、口腔系、文理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拥有海源学院附属医院-石林天奇医院等各级、各类实践教学基地。共享昆明医科大学16个专业、10所附属医院、40多所教学医院、实习医院优质的教学资源。昆明医科大学10所附属医院均为大型综合“三级甲等医院”或省级专科医院,医院人才集聚、设备先进、科室齐全,在省内外享有广泛的盛誉,昆明医科大学各学科专业的优质教学资源完全能满足海源学院的教学需要,是莘莘学子理想的求学之地。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的招生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达到各省、市、自治区相应批次录取控制线,并有能力支付学费的考生(学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以英语安排教学)。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的教学工作,在昆明医科大学指导下,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好、具发展潜能的高级医药卫生类实用型人才。
学院领导、主要干部和骨干教师由昆明医科大学选派,教学按国家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教育规程严格要求。临床教学任务由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高水平教师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的学生工作,以学生为中心,以帮助学生成才,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把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服务和日常学习生活服务管理摆在突出位置,建立了学生党总支、党支部,健全了院、系、班三级学生管理工作体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涵盖思想政治、学术科技、社会实践、文艺体育等园文化活动,获得了省委宣传部、团省委、省教育厅的多次表彰。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环境医学研究所
环境医学研究所始建于1986年,由国家环境保护局与原同济医科大学协议共同建设,2002年11月成为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的“环境与健康”部级重点实验室的负责单位,同时是我校国家级重点学科点“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以及教育部“环境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有教师20人真人百家家乐app,教授9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其中博导11人,硕导14人;楚天学者一位,3位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
招收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卫生检验检疫学2个专业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同时承担卫生检验检疫方向本科生的教学任务。
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污染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和预警、环境医学监测新技术。
2007年-2011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中华医学科技奖5项。
承担的国家科研项目每年10余项,来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海外合作、面上、青年项目)、863、97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等,年均科研经费500万元以上,与美国、瑞典、澳大利亚、德国等专业机构进行人员交流与项目合作。
年均发表SCI论文10篇以上。
近年来主编的国家级教材、专著有《环境医学概论》、《环境健康科学》、《卫生检验检疫》、《卫生理化检验与微生物检验》、《环境微生物学》、《现代卫生检验》等。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