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河是诚信为本,市场在变,我们的诚信永远不变...
“你所说的未来,其实已经来了。在我们的下沉式水处理厂,地上已经开始建体育场、停车场、生态公园等设施,污水处理厂正由邻避变为邻利。”17日,国投集团所属中国水环境集团上海嘉定公司总经理毛瑞对第一财经记者说。
对于国家正在编制的“十四五”规划,毛瑞建议鼓励地方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下沉式再生水系统模式,提高污水排放标准,加大水资源化循环利用,同时统筹地上地下规划,实现整体价值最大化。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毛瑞正和记者坐在上海嘉定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的办公楼里,地下“污水横流”,而厂区内闻不到一点污水处理厂常有的气味。
毛瑞说,这不是一般的污水处理厂。这个厂子日处理总规模达15万吨每天,服务面积36平方公里,集多项“第一”于一身:全国首批、上海地区首个PPP示范项目;华东地区首座下沉式再生水厂;出水水质标准上海最高。
传统的污水处理厂一直被诟病噪音大、臭味重,人们普遍反对将污水处理厂建在生活区周围,这就是人们所说的“邻避现象”:可以建真人百家家乐app,但不要建在我家后院。
毛瑞介绍,最初,当地计划采用传统方案建设南翔污水处理项目,但在这个项目附近有不少写字楼和居民楼,消息传出后遭到周边群众反对,环评通不过,项目无法推进。嘉定区政府组织专业团队和市民代表外出考察,最终决定建下沉式再生水厂以解决“邻避问题”。
上海嘉定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进水和出水样品。摄影/章轲
下沉式水处理厂就像把污水处理厂建在一个封闭的箱子里,然后再把整个箱子埋在地下。但操作起来并不简单。由于厂子建在地下,对于除臭的技术要求更高。
西原环保工程(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长英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以生物除臭为主,在污水中添加微生物,除臭率能达到99.9%以上。进入这个厂子的地下一层,空气中没有异味。隔着玻璃可以看到地下二层快速流动的污水。
在出水口,工作人员用水桶拎上来一桶水,水质与自来水水质非常接近,无色无味。
“出水标准已达到地表水四类,出水最后会用作蕴藻浜河道、地面公园的生态补水,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污泥燃烧热值可达到每公斤1500-2000大卡,可用来焚烧发电。”工作人员说。
下沉式污水处理是近年来新兴的城镇污水处理建设模式。国内首部下沉式水厂标准《地下式城镇污水处理厂工程技术指南》于今年1月1日实施。
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月底,全国共有10113个污水处理厂获得了排污许可证。其中98%以上为地上污水处理厂,下沉式再生水厂不足2%,未来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有机构测算,虽然相比地上污水处理厂,下沉式再生水厂建设成本高,但由于节省了土地占用,地上可多功能开发,综合效益更高。以大理洱海6座下沉式再生水厂为例,比原计划节约土地约160亩;天府新区第一下沉式生水厂节约土地360亩,提供地面生态体育休闲公园一座,并为天府华西医院等重大产业提供496个社会公共停车位。
花园式的上海嘉定南翔下沉式再生水厂。摄影/章轲
毛瑞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下沉式再生水系统已得到多地政府和百姓认同,如浙江省2020年5月已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要求大力推广地埋式污水处理厂建设方式。对经济发达、用地紧张的市县,5万吨/日(含)以上规模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原则上要采取地埋式建设模式。广东省也正在推动下沉式再生水系统除臭专项地方技术标准的制定。
但目前,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在集中度、运营模式、资源化利用、邻避问题等方面还存在很多不足,距离环境治理彻底改善、土地节约利用等需求还有较大差距。行业里70%-80%的污水处理厂需要改扩建,以提高出水标准。
2019年我国污水处理厂数量 资料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毛瑞等反映,多地污水处理厂被城市包围,但迁建非常困难,迁建距离通常在20公里以上,管网的巨大投资远超过了下沉式水厂的建设投资,宜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近回用”下沉式再生水系统模式。
另外,下沉式再生水厂已实现地上地下空间统筹规划,将单一功能的污水处理厂变成了城市水生态综合体。毛瑞等业内人士建议,国家出台相应的土地等政策,明确土地可以按不同功能用途混合利用,允许同一地块或同一建筑兼容多种功能,最大效能地发挥下沉式再生水厂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价值。
界面新闻:
工业之美 | 地上公园+地下水厂,
这种水处理系统使“邻避”变“邻利”
记者 席菁华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
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 医疗机构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是危废吗?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一种或一种以上危险特性真人百家家乐app,以及不排除具有以上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而在实际工作中,基层环保部门在监管中遇到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对医疗机构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是否属于危险废物?
其实法规、标准对医疗机构处理污水产生的污泥是否属于危险废物有明确的界定。
哪些法律条文有规定?
去年8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第三条规定“医疗废物属于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分类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执行”。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并明确“医疗废物分类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公布。”
2003年10月10日,卫生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感染性废物”中常见组分或者废物名称列有“其他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物品”。因此,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应列入该类。
另外,《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2005)3.3明确,“污泥是指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栅渣、沉淀污泥和化粪池污泥。”4.3.1明确,“栅渣、化粪池和污水处理站污泥属危险废物,应按危险废物进行处理和处置”。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其中就包括“对医疗废物的处置不符合国家规定的环境保护、卫生标准、规范的”。
多部门应合作加强监管
环保部门作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部门,应联合卫生计生部门切实加强医疗废物监管。应督促医疗卫生机构严格执行《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机构水污染物排放标准》及有关配套规章的规定,建立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切实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暂存、交由集中处置单位处置等环节工作,落实转移联单制度。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监督机构应把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纳入医疗卫生机构日常监管的主要内容,将《条例》实施情况列入重点监督检查计划。
环境保护和卫生计生主管部门要监督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严格执行《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规范处置化粪池污泥、初沉污泥、剩余污泥、化学(混凝)沉淀污泥、消化污泥等。
依据《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依法申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并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单位记录和报告经营情况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65号)进行管理,包括建立危险废物经营情况记录簿,定期向环保部门报告经营活动情况;制订突发环境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配置应急防护设施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建立日常环境监测制度,自行或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污染物排放进行监测等。
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依法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对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的监督检查和监督性监测,对不能稳定达标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要依法报当地人民政府依法关停。
要坚决取缔无证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经营活动的行为。对不按照经营许可证规定从事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医疗废物经营活动的,要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可以并处违法所得3倍以下的罚款,并可以由发证机关吊销经营许可证。
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间的信息通报机制,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违规处置医疗废物行为。
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信息通报,加强同公安部门之间的协作。对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医疗废物涉嫌犯罪的应当及时移交公安机关查处,并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严厉打击。
相关附件
真人百家家乐app,愿您夜夜笙歌,祝我们的祖国和平昌盛国泰民安